合肥学院研究生教育综合评测(2025版)

1. 办学层次与院校定位

办学性质:省市共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,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2023年正式更名为合肥大学。

国际特色: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,与德国13所高校合作,首创“双元制”高等教育模式(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“大陆班”)。

学科覆盖:7大学科门类,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(含材料与化工、电子信息、教育等),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。

2. 全国排名及认可度

排名类型名次/等级备注
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第249名(2023年)安徽省内第10名
应用型高校排名全国第2(2023年)六星级专业21个
教育部评估本科教学质量A等级全省仅4所高校获评

3. 优势专业与学科实力

国家级特色专业:生物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、物流管理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。

硕士点优势领域

工科:材料与化工、机械、电子信息

交叉学科:经济工程(中德认证)、环境工程(协同创新中心)。

科研平台: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,近五年获国家授权专利867项。

4. 录取分数线(2024年参考)

类别安徽省分数线省外示例(理科)
学术型硕士275-330分河南505分、山东512分
专业型硕士167-363分会计专硕208分(全日制)
备注旅游管理最低167分部分专业需加试德语

5. 学生口碑与就业前景

国际化培养:50%研究生参与境外游学(德国/韩国),30%中德项目学生赴德深造。

就业率:92%初次就业率,65%毕业生留皖工作,50%扎根合肥(京东方、蔚来等企业)。

学生评价

正面:实践机会多,导师校企双聘制(如环境工程专业双导师占比100%)。

争议:部分专业师资偏年轻,硬件设施待升级。

6. 院校简介(2025年更新)

校区规模:1500亩,全日制在校生1.45万人,专任教师1051人(博士355人)。

荣誉奖项: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被誉为“合肥工程师摇篮”。

发展动态:2025年计划新增集成电路、数字经济等产业学院,强化“新工科”建设。


总结建议

合肥学院研究生教育以 应用型、国际化 为核心竞争力,适合希望在长三角地区(尤其合肥)发展的考生。报考时可优先选择中德合作专业或工科硕士点,注意关注德语加分政策。如需最新招生简章,可访问。